2010年4月30日星期五

艺术是生活中的真善美

日前观赏《探秘东方》,这节目讲述从周朝曾侯乙的墓穴里挖掘出来的文物。这些文物都是青铜器,造型独特精致,可谓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。

曾侯乙是位生活过得奢侈的诸侯,生前擅长兵事作战,又对音律具有广泛兴趣。出土的编钟不朽地矗立在墓穴的中厅,形制精巧,音律也非常精准,实属罕见。当时的人相信死后依然可延续生命,因此曾侯乙的棺旁站立着一尊鹿角鹤,以承载他迎向仙界而使他得永生。唯独残忍的是,十三位尚活着的奏乐女也无辜地被送去陪葬。但由此也可见,曾侯乙心中是向往悠闲曼妙的生活吧...

出土的其中还有古时古人用来盛食物的鼎,盛酒的盬缶,盛洗手水的盥等。这些器具不止实用,还很耐看,愉悦着观看者的心情。看来这些文物曾经为古人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。如今,它们已成为中国收藏的历史文物,大家争相赏析的艺术品。 当日的生活用具,显现古人当时的审美观与技术制造能力,她往往代表着一个朝代的特有文物,因而具有历史价值。例如鼎,是代表诸侯身份之高低的礼器。

节目里还介绍古时兵器,有从未见过的‘戈’‘ 殳’‘戟’‘矛’,锐利又硬邦邦,外形极丑陋。可见在攸关性命的前提下,任何事物都不再讲求美观,而是要求有利和保护的作用。

经过一段时日的教学后,我才渐渐了解什么叫做艺术中的生活,生活中的艺术。凡是在生活中能令人向善向上的人事物,就是艺术,最真最美的艺术!

《心经》


弘一法师《般若波罗密多心经》

这是弘一法师以深厚的功力书写的《般若波罗密多心经》。这幅作品被列入书法的翰墨之宝,颇有文艺价值。独特的结体,含蓄的笔意,不免使人看了又看,学书人也喜爱摹仿。因此,这幅作品还能达到让《心经》流传的效果。

平时在学习书法的时候,总觉得学习的成果莫过于修心而已,作品挂不挂在展览厅里让人欣赏也无所谓。自从认真地临写了这幅作品后,才发觉,原来书法还可以传达善法真言。精炼的笔法,妙的结构,好的章法,都能使对对双眼凝视着作品。只要内容提倡善意,就可开启他人的智慧。

还有,还有,书法亦可传情达意。书写的意势,表达你对其中内容的态度和感情。正所谓看字迹就可看穿一个人的性格与行为,所以,书法作品往往是鉴定书写者内心感想的良剂。

欣赏之时,莫忘向佛陀、弘一法师、及所有传诵心经的人士致敬。

2010年4月19日星期一

短暂的艺术生命



接近新年头,与家人去了一趟云顶游。巧遇早前已听闻的糖画艺术,初次见识了几乎快要销声匿迹的江湖卖艺。师傅熟练的真功夫,就好比大师在表演水墨画。手中分寸拿捏得稳,胆要放,心要专一,思要密,不得半点马虎。
在外甥女苦苦哀求之下,才毅然把这艺术品买下,打算带回家作纪念品(艺术成分高于实用成分)。当觉得一切都值得时,无奈这糖画在短短两个小时后就开始一滴一滴地融化。这每一滴都打进我的心坎里了,照还没拍呢!赶紧跑到较冷的地方让画再凝冻住,可惜已来不及了,糖水不停在滴着,画已有残缺,哎... 最后,就只有把她吃进肚子里了(味道好奇怪,不像一般的麦芽糖,只好放弃这作法)。
中华艺术五花八门,其实有许多样都需要艺人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,才不致失传,糖画就是其一。除了表示要珍惜以外,还要奉劝来发扬艺术的中华民族,虽旨在艺术,总得要顾及品质。应让小孩吃糖之余享有乐趣,而不是只能看却尝不到甜!这就本末倒置了。

肖龙的外甥女要了个龙型的糖画,兴奋不已。

惨了,快要融化啦!赶紧用相机摄住她的线条。

龙的精神还在。

最后,变成这个模样。只好忍心把她吃了,可是又不合口味。真扫兴...

五光十色的人生

小雪 2008年儿童艺术师训班毕业作品《五蕴迷思》

佛说“五蕴皆空”,即人身本清静无惑。人若不甘平淡,被花花世界所诱惑,就填满欲望使人生充满色彩。好的色彩,丰富人生;反之,令欲望纠结,头昏脑胀,看不清这世间真理。继而沉迷于无谓的追求,与智慧渐行渐远,无法解脱。当欲回返心清目明的时候,已是伤痕累累,身心败坏,要付出的力气更加倍。清者自清,愚者自愚。或许,好梦也该清醒了...